标题:养殖户养一头猪亏36元,行业寒冬何时结束?

养殖户养一头猪亏36元,行业寒冬什么时候结束?

生猪价格连跌,养殖户陷入亏损困境

近期,生猪市场持续低迷,不少养殖户反映“养一头猪亏36元”,甚至部分地区的亏损额更高。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生猪价格已连续下跌6周,饲料成本却一路飙升,导致养殖利润大幅缩水。这样的局面让许多中小养殖户苦不堪言:明明投入了大量成本,为什么反而越养越亏?

饲料价格疯涨,养殖成本压力巨大

养殖成本中,饲料占比高达50%-70%,而今年以来,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涨幅惊人。豆粕价格较年初上涨近40%,创下9年半新高,育肥猪配合饲料每吨涨价约300元。换算下来,生猪每增重1公斤,养殖成本就增加0.8元。面对这样的成本压力,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甚至不得不低价抛售生猪以减少损失。

民族收储政策能否提振猪价?

为稳定市场,民族已启动多轮中央冻猪肉收储,但短期内效果有限。历史数据显示,收储初期对猪价的提振影响较弱,需持续加大力度才能逐步扭转市场预期。目前,猪价仍处于低位震荡,养殖户的亏损情形短期内难以改善。有行业人士预测,随着收储规模扩大,下半年猪价或有望回暖,但具体时刻仍不明朗。

龙头企业巨亏,中小养殖户怎样自救?

不仅散户亏损,上市猪企同样面临严峻挑战。2021年,牧原、正邦、温氏、新希望四大巨头中,仅牧原实现盈利,其余三家合计亏损超400亿元。在这样的行业寒冬下,中小养殖户该怎样应对?专家建议,一方面可适当缩减养殖规模,降低风险;另一方面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出栏节奏,同时通过优化饲料配方等方式降低成本。

未来展望:猪价什么时候迎来拐点?

虽然当前行情低迷,但市场规律显示,猪价周期性波动是常态。随着产能逐步去化、消费需求回升,猪价终将回归合理区间。对于养殖户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坚持成本管控,避免盲目跟风扩产或抛售。行业寒冬终会过去,谁能熬过这场“亏损战”,谁就有机会在下一轮上涨周期中抢占先机。

小编归纳一下

“养一头猪亏36元”的背后,是养殖户的无奈与行业的阵痛。面对饲料涨价、猪价低迷的双重压力,唯有理性应对,才能熬过寒冬。你认为这轮亏损潮还要持续多久?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