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剃龙头”童年
“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我第一次给爸爸剃头”——这句话背后藏着几许温暖的故事?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历二月二,爸爸总会骑着那辆吱呀作响的自行车,载着我穿过七八里路去镇上理发。那时候的我只知道”剃龙头”是个特别的日子,却不懂爸爸顶着寒风排队等待的辛苦。
妈妈总说:”咱家宝贝这么爱美,可不能让村里伯伯剃成小光头。”现在回想起来,这份看似平常的坚持,不正是父母爱的体现吗?每年二月二的剃头仪式,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我和爸爸的心悄悄连在了一起。
从被剃头到为人剃头
人生真是奇妙,转眼间我也当了爸爸。由于儿子额头有块独特胎记,从出生起他的头发都是我来打理。第一次给儿子剃头时手抖得厉害,生怕伤到他;第五次剃龙头时,我已经能像个”老师傅”一样熟练了。
就在今年二月二,我给儿子剃完头准备收拾工具时,爸爸突然走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给我也剃剃吧。”那一刻我愣住了——这可是我第一次给爸爸剃头啊!他的头发比我想象中白得多,剃子时不时卡住,我才发现爸爸真的老了。
藏在沉默里的父爱
我们父子之间向来话不多,就像这次剃头,整个经过几乎没什么交流。但当他摸着新剃的头发说”和理发店差不多”时,我突然明白了:原来父爱一直都在,只是藏得太深。
小时候总觉得妈妈更爱我,由于她会唠叨、会生气,所有心情都写在脸上。而爸爸总是沉默寡言,让我误以为他不够关心我。直到看见他黑发下掩藏的白发,直到亲手为他剃头时感受到那份信赖,我才懂得:父爱如山,静默却厚重。
第一次与无数次的感动
“我的第一次给了爸爸”——这个”第一次”不只是剃头,更是一次心灵的靠近。疫情让爸爸开口请我帮忙剃头,也让我有机会用这种方式表达关心。原来,爱不一定非要说出口,一个简单的动作,一次平常的互动,都能成为情感的载体。
现在每次拿起剃刀,我都会想起那个二月二:儿子乖巧地坐着让我剃头,爸爸安静地等着我帮忙。三代人,一把剃刀,传承的不只是”剃龙头”的习俗,更是那份无需言语的亲情。你说,生活最动人的地方,不正是这些看似平常却充满温情的瞬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