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方程式如何配平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

面内容是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技巧及步骤,结合不同场景和反应类型整理:


一、基本配平技巧

  • 小公倍数法

    • 适用场景:适用于原子数量差异明显的反应,优先配平出现次数少且原子数差异大的元素。
    • 步骤:
      ① 找出反应前后原子数差异最大的元素(如氧原子);
      ② 计算该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确定对应物质的系数;
      ③ 逐步配平其他元素。
    • 示例:
      P + O? → P?O?
      配平氧原子:左右氧原子数分别为2和5,最小公倍数10→O?前配5,P?O?前配2→4P + 5O? = 2P?O? 。
  • 偶配平法

    • 适用场景:反应式某元素原子数出现奇偶差异时(如氧原子)。
    • 步骤:
      ① 将奇数原子数的物质系数变为偶数;
      ② 调整其他物质系数。
    • 示例:
      CH? + O? → CO? + H?O
      H?O中的氧原子为奇数,先配2→H?O前系数2→CH? + 2O? → CO? + 2H?O→调整O?为2,最终配平:CH? + 2O? = CO? + 2H?O 。
  • 察法(原子守恒法)

    • 适用场景:反应物与生成物结构较复杂,通过观察特定原子的转移配平。
    • 示例:
      Fe?O? + CO → Fe + CO?
      每个CO分子转移1个氧原子到CO?,Fe?O?提供3个氧原子→需3个CO分子,最终配平:Fe?O? + 3CO = 2Fe + 3CO? 。
  • 一法(定一法)

    • 适用场景:含复杂分子(如有机物)的反应,将复杂物质系数设为1。
    • 步骤:
      ① 设关键物质系数为1;
      ② 推导其他物质系数;
      ③ 去分母化为整数。
    • 示例:
      CH?OH + O? → CO? + H?O
      设CH?OH系数为1→生成1CO?和2H?O→需3O?→最终配平:2CH?OH + 3O? = 2CO? + 4H?O 。

二、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化合价升降法)

  • 心规则:

    • 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
    • 质量守恒:各元素原子数相等;
    • 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 。
  • 骤:
    ①标变价:标出所有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②列变化:计算升/降总值;
    ③求总数:使升/降总值相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系数;
    ④配系数:根据原子守恒调整其他物质系数;
    ⑤检查:验证原子和电荷是否守恒 。

  • 例:
    Cu + HNO? → Cu(NO?)? + NO + H?O

    • 标价态:Cu(0→+2),N(+5→+2);
    • 升/降总值:Cu升2,N降3→最小公倍数6→Cu前配3,HNO?(作氧化剂)前配2;
    • 配平其他原子:3Cu + 8HNO? = 3Cu(NO?)? + 2NO↑ + 4H?O 。

三、独特技巧与注意事项

  • 项方程式:

    • 若反应物/生成物缺失(如H?O、H?或OH?),通过电荷守恒或原子守恒补全。
    • 示例:
      MnO? + SO?2? → Mn2? + SO?2?(酸性条件)
      补H?和H?O→5SO?2? + 2MnO? + 6H? = 5SO?2? + 2Mn2? + 3H?O 。
  • 元素变价:

    • 整体分析法:如Fe?C中Fe和C均变价,整体计算升/降总值 。
  • 错点:

    • 漏写反应条件(如△、催化剂);
    • 忽略气体(↑)或沉淀(↓)符号;
    • 未化简系数(如2:4需化为1:2)。

示:对于复杂反应,可结合多种技巧(如先奇偶法后观察法)。练习时可先从简单反应入手,逐步掌握电子守恒思考。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